鞭子啪啪作响,陀螺旋转如飞,鞭起鞭落声不断,一鞭抽醒梦中人。在我市许多公共场所,经常会见到甩鞭子打陀螺的人,由于甩鞭子、打陀螺时声音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,加上许多鞭客大都在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健身,因此时常引起在公共场所休闲的市民以及在周围居住居民的不满。(9月5日《濮阳早报》)
甩鞭、打陀螺是许多乡下孩子童年玩的两种游戏,但不知道什么时候,这两个游戏却成了城市里一些中老年人的健身方式。像火车站广场、文化艺术中心广场、城乡规划展览馆前小广场、戚城公园外的小广场等多个公共场所,都能够看到甩鞭者和打陀螺者的身影。不可否认,这的确是一种健身和娱乐方式,人上了年纪以后,多动动胳膊腿,扭扭腰肢,对身体非常有好处。但是,因为是在公共场所,这两种游戏本身又带有扰民性和危险性,甩鞭子除了让旁边路过的市民避之不及外,啪啪作响的声音,还常常在一大早扰人美梦。打陀螺时,扬起的鞭子也时常会打到一些路过的人。也正因为如此,这两种健身方式在受到一部分人喜爱的同时,也遭到了另一类群体的抵制。
早报记者多次接到过市民的投诉,称甩鞭子、打陀螺不仅伤了人,而且还被声音弄得烦不胜烦。这些市民多是一些年轻人,他们一方面有繁重的工作,另一方面又有孩子需要照顾,每天早晨渴望多睡会儿觉,晚上回家后希望安静一会儿,但甩鞭子、打陀螺干扰了他们迫切休息的愿望。这些市民在自己制止无果后,将希望寄托在了环保、公安部门身上。但是,环保、公安部门往往也是来劝说几句,走后一切照旧。因为甩鞭子、打陀螺的行为并没有构成违法犯罪,管理起来很难。
那么,公共场所到底该不该甩鞭子、打陀螺呢?我觉得,首先我们必须承认,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,不能简单一禁了之。任何人都有老去的时候,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原因,不能从事较为剧烈的运动,但需要锻炼身体,甩鞭子、打陀螺很适合老年人。同时,老年人不会和年轻人那样贪睡,也不会像年轻人那么忙碌,有大把的时间需要娱乐消遣,甩鞭子、打陀螺也可以让他们打发一些时间。在这方面,年轻人的确要给老年人一些理解,不能武断说“那么多锻炼身体的方式,为什么要甩鞭子打陀螺呢”,更不能禁止这种运动。
不过,老年朋友们也的确应该理解一下年轻人,你们在公共场所甩鞭子、打陀螺,的确是给自己行了方便,但却打扰了年轻人的生活。咱们能否将甩鞭的时间调整下,放在年轻人上班、小孩子上学期间干,而不要在年轻人要睡觉休息、小孩子要写作业、很多人在公共场所休憩聊天时干。这样,既满足了自己健身的爱好,又满足了年轻人的要求,年轻人也不至于对此有那么大的意见。
公共场所甩鞭子、打陀螺这件小事,是个公说公有理、婆说婆有理的现象,寄希望于相关部门去治理,不如双方多一些相互理解,多一些换位思考,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,也许,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。
新闻热点